2020年9月30日 星期三

看新聞學英文:drew flak

看新聞學英文:drew flak 被砲、被轟、被抨擊、群起圍攻

美國總統大選辯論第一天剛結束,各大媒體與學界都覺得是場互扔泥巴,充滿爭議的大混仗

Chris Wallace from Fox News drew flak from partisans and pundits after a messy debate between Trump and Biden.

這則新聞會引發股市什麼走向還不知道,但我們可以先來學英文!

  • draw吸引,如draw attention from sb. 引起誰的注意

請注意介系詞,draw attention to的意思是draw A's attention to B or sth.,引發A的注意力到B身上,語句重心在B

  • flak高射砲、防空砲(小時候從紅色警戒學到的)

drew flak就是因為失言、舉止不當或各種爭議而引發抨擊的意思。

drew flak from 某地 for 某原因

動詞時態視情況使用現在式或過去式

draw可以代換成catch, face,同樣都能表達遭到、面對

更多用法,請見其他例句

2020年9月25日 星期五

投資的邏輯(四):買進(建倉、加碼) & 賣出(停損、停利)

買進&賣出這個交易行為的核心,可說是市場上最眾說紛紜,卻又莫衷一是的大哉問。各派論點、每個老師說法因為

操作標的不同(台股、美股、陸股)

經歷時期不同(2000、2008、2020

規模不同(散戶、大戶、機構投資人

立場不同(散戶聽消息、分析師幫公司出貨)

給出不同見解是很自然的事情。當事人在自身經歷得到的教訓就算對當時的他有用,也不見得能全盤類推給其他不同時期屬性的投資者。

交易藝術有無通則?或許,但人人都知道的通則可能就無法帶來投資上領先大盤的優勢。要有所取捨,去權衡風險報酬這個雙面刃,自己到底要的是安心,還是獲利最大化?這些考量都會影響到交易策略的執行與績效。

基於股市本質就是機率與不確定性,針對各種動作給出非線性的反饋循環,無法正確歸納因果,身為一般人的我們真的很難找出絕對準則,只能盡量批判性思考,一點一滴的從教訓學習以提升勝率和獲利期望值。來自被動投資的告誡:別這麼累又徒勞,快皈依正途吧!

  • 買進:建倉、加碼

為什麼買進,是因為相信標的未來會上漲。

為什麼加碼,是因為相信標的未來會持續上漲。

投資人可能透過基本優良、技術突破、消息看好而買進一檔股票、產業、大盤ETF。買進的邏輯比較直觀(國際政經、產業情勢,只要你當初判斷的進場理由足以說服自己),但投資交易不是只有「買」這個動作,還需要「賣」來實現獲利,才算完整循環。無論是長短線、投機交易、紀律再平衡,或為了人生目標如買房買車、教育基金等用途,你總是得在人生的某個時間點執行賣出。這邊先不討論被動投資的機械式再平衡和生涯規劃,而是單純聚焦在主動派買賣交易。

  • 賣出:停損、停利

賣出的理由,可分為停損(表現不佳、避免續跌,果斷出場)或停利(動能消失、漲幅滿足,獲利了結)。根據某些流派觀點,其實停損和停利(甚至換股)或可視為同樣一件事,即賣出。以下詳細解釋。

同樣透過基本、技術、消息、籌碼四個面向出發。

  • 要從基本估值與消息面辨識出未來好轉或惡化並不容易,因為事件不一定會在你以為要發生的時間點反應在你所認為的股價上,也就是因果關係晦澀不明,反饋機制非線性。
  • 技術流的說法是,股價變動說明一切,因此直接看線圖就好。然而技術分析的弔詭之處在於,你不是唯一、第一時間看到線圖的人。其他人可能利用你對線圖的觀點,來佈局第二層、第三層對策,如同之前提到的猜數字遊戲,參與者彼此的判斷會影響股價走向,譬如自我應驗預言。被動投資也經常批評看線圖根本是看著後照鏡開車。即便如此,也有學者對技術分析做出系統研究,因此技術分析的實用性目前還難以蓋棺論定。筆者自己看法是,技術分析同樣有機率準確與失靈,若能讓技術分析操作勝率長期達到五成以上,即便微幅領先也好,那麼還是有其參考價值(市場屬性也會影響技術分析被利用的機率,如美股市值大,大戶較難憑一己之力畫線,而台股淺碟市場,就有高機率被大戶串連,畫線誘導散戶)。
  • 籌碼面而言,13F表格畢竟不是即時訊息,就算你發現大戶上季買賣什麼,機會可能也早已反應在股價上。有日公告的基金報告書比較即時也更有用,但法人的資金規模、比例配置畢竟不同,譬如大型基金買個投機標的不過是零頭小錢,我們資金少,承受不起波動,就不能照抄標的。

檢視過上述面向,也能直接回歸價格本身來看,你進場的成本價位會影響加碼或減碼的判斷(如獲利達幾%就出場,虧損達幾%就出場),這牽涉到市場趨勢、對持股的信心、自己風險耐受度等綜合考量。利用技術分析觀察K線來停損(如均線死亡交叉)或停利(如RSI買超過熱、移動停利等)也是個方法。

停損/停利還是得回歸到自身設定的交易原則。交易原則沒有絕對的對錯,重點在於自己是否能維持,以達到主動投資人琅琅上口的「小賺小賠,絕對要避開大賠,並期待偶爾的大賺」。

繼續討論到換股。

理想上,主動投資人都希望把資金放在效益最高的跑道。每一筆資金都要放在能夠產生最大獲利的個股或ETF

停損出場的資金,改放到潛力目標,血就不算白流。

停利出場的資金,放到更有潛力目標,舊持股的錢就不算少賺。

基本、消息、籌碼面或許能挖掘出有利資訊使你決定換股,技術分析也有相對強弱指標可比較。理想上我們都希望優化配置,但實務上總是有各種難處,包含看錯風險(假摔、假突破),交易成本(換股的買賣佣金)等。

全球投資史上的大危機與崩盤從來沒少過,每次大跌都讓人性想贖回資金躲的遠遠地。但如同上一篇買賣勝率的探討,你怎麼知道自己是否剛好賣在高峰或谷底?何時又該認錯買回?金融市場的韌性,或者說人類文明進步的力道,總能屢次跨越憂慮之牆,繼續往上攻,創新高。如果對賣點沒把握,那麼單純堅持做多指數,定期定額買進,歷史會證明給你看很不錯的績效。誠然過去不代表未來,每個人的風險耐受度也不同,但如果對股票市場這點信心也沒有的話,那麼怕熱就別進廚房,還是買定存跟債券就好。

Wall of Worry: 克服許多危機,持續上攻的美國股市
「砍掉虧損,讓獲利奔馳」聽起來理所當然,但你怎麼知道會不會誤殺,會不會給錯資源?事後當然都能嘗試補救買回,但其中產生的成本,依然會有拉低績效的風險。主動投資者面臨的挑戰就是這麼險峻,如同上一篇提到的,投資人必須搞清楚自己要的到底是獲利最大化還是風險最小化。

這裡特別提及Morningstar Portfolio Manager裡面的標竿比較功能:可以觀察Personal Return(進出)跟Total Return(只進不出)的差距,來檢討自己是否多此一舉,頻繁買賣反而輸給啥都不做放著。善用績效追蹤軟體,就是有這種讓客觀數據說話的好處。筆者自己就是開始投資記錄三年多,發現賣點很差,常常賣在低點,使得Personal Return績效被拉低,輸給Total Return單純買進持有的自己。買點已經很難掌握了,至少先排除賣點更難抓這個風險。2020年開始逼迫自己減少賣出的手癢衝動,希望情況有改善。

筆者績效(2020/09/24)
綜合上述,大概就能理解為什麼說停損、停利、換股其實講的都是同一件事:賣出,即資金如何放到更有潛力的目標上。

這樣思考,就能歸納出幾個賣出的判斷方式:

  • 找到更好目標而賣出。比原先資金所佔標的優秀就行
  • 買進理由消失而賣出。如基本面出現變化。但事件不一定清楚反應在股價上,因此也不容易判斷
  • 技術線型看壞而賣出。線圖很直覺,但勝率依然不是絕對

如果你的持股清單出現上面訊號,相信自己可以掌握好轉換時機,就試試看吧(後果自負)。

最後,補上一句個人覺得相當受用的話:「別愛上持股」。什麼意思?從心理學角度解釋,我們在擁有一件事物後,會不自覺地只看到優點,忽略缺點,即稟賦效應,又稱敝帚自珍效應。道理同樣適用到股票,讓我們不自覺地過度重視持股的正面利多,忽略負面利空。然而優秀的交易者都知道,股市投資最忌諱讓主觀情緒影響客觀理性決策,因此要不斷耳提面命,別愛上持股,該買就買,該砍就砍,才能確立自己設下的交易原則。

以上,這系列文章從(一)主動 vs. 被動投資差異、(二)選股標的、擇時進出、資金投入比例、(三)&(四)買進、賣出等議題,大致分析了股市投資該具備的基礎買賣邏輯。概念不算複雜,但市場如戰場,各種策略彼此競逐廝殺,當然會有論點的爭辯,也算是學術思維的醍醐味。其中提及的國際政經局勢、產業發展動態、技術指標、資金配置等具體策略,之後再各自獨立篇幅詳談。See you next time!

系列文章

投資的邏輯(一):主動 vs. 被動

投資的邏輯(二):選股標的、擇時進出、資金投入比例

投資的邏輯(三):買進 & 賣出的勝率

投資的邏輯(四):買進(建倉、加碼) & 賣出(停損、停利)

投資的邏輯(三):買進 & 賣出的勝率

上一篇我們認識到(1)選股標的、(2)擇時進出、(3)資金投入比例等三大主動投資人在乎的核心面向。現在可以進入買&賣這兩個關鍵動作的討論:買進(建倉、加碼) 賣出(停損、停利)

股市俗諺「會買是徒弟,會賣是師傅」似乎就透露賣點比買點更重要。這邊就需要投資人做功課,也就是第一篇提到的Why: 為什麼這樣做。買賣標的與時機,自己必定是因為什麼理由而發現標的,想要買進或賣出。詳細記錄自己當下想法,寫成交易日誌,可以有系統地追蹤,避免事後諸葛心態,建立投資紀律。

經過前面幾篇討論,我們知道一個完整的交易循環,不是只有買進,而必然是在某個時間點基於某種理由賣出。這邊同樣不談被動投資的紀律再平衡及生涯規劃的資金調度,而是單純聚焦在主動投資交易,用於交易的資金,就是在買、賣、停泊之間輪動,不會移出資金池。(注意以前提過的,資金彈藥不用一次打完,但停泊在現金也有cash drag的風險)

用一個簡單有用的數學機率觀念來開場:買*賣的勝率至少要五成以上,長期才有優勢。首先定義進出的勝率。進場成本價必須低於出場目標價,這趟走勢才有賺頭。價差越大,利潤越大。

一開始你基於研究判斷而在某價位建倉。可能判斷股價走勢落底,未來很難再跌,於是逢低佈局,期待上漲。可能判斷股價動能維持,漲還會繼續漲,於是進場追高。

到了某個潛在出場時機,就得判斷是否繼續維持部位,賭未來還有繼續上漲的機會,或是出場,賭未來開始下跌的機會。簡單的說:

出場價高於進場價,勝。

出場價低於進場價,敗。

實務上當然沒那麼簡單,因為時間因素會影響你對走勢長短的界定;資金進出後的轉換跟持股數量有關;資金大小比例乘上勝率後變成期望值才是關鍵。邏輯上方便說明,仍可理解若要追求獲利,進*出的勝率至少要達到五成以上,才較有可能維持長期優勢。那麼怎樣才能達到?

進、出的準度至少都要70%以上。

70%*70%=49%。進出各自剛好七成,乘起來還不到五成,長期下來會趨於劣勢。

71%*71%=50.41%。進出各自達71%,乘起來才勉強過五成。

84%*84%=70.56%。進出各自達誇張的84%,乘起來才有非常優秀的七成勝率。

七成這個數字怎麼來的?請參見Sharpe對擇時的經典研究。大意是,擇時進出若無法達到74%勝率,不如乖乖追蹤大盤還賺比較多。

想戰勝大盤,勝率需超過74%
賭場莊家只要維持勝率超過五成,長期下來期望值就能大噱賭客。大聯盟只要三成打擊率就是強打者,百年洋基隊勝率也只在五六成徘徊。七成勝率在股市算很強,但別忘了有進有出才是完整交易循環,因此進場,看好一項標的來建倉的勝率,需乘上出場獲利了結的勝率,才是完整的勝率。你必須進出勝率都達到誇張的84%,才有辦法讓整體勝率站上七成。一般人都有過度自信的謬誤烏比岡效應,以為操作勝率很高,實際上可能連平均值都不到。投資人願意的話,可以建立詳細的交易日誌,追蹤自己進出勝率以檢討改進。

於是,你做出買賣。

賣出後,股價開始下跌,恭喜躲過損失。

但什麼時候要重新買回?重新買回又續跌怎辦?

賣出後,股價繼續上漲,就是機會成本。

那什麼時候要重新買回?人性敢認錯追高嗎?重新買回卻起跌怎辦?

這就是進出的走勢機會成本,還得納入券商的交易成本(幸好美股券商近年來走向交易免手續費,這項成本可以忽略。但國內複委託券商仍會在每筆交易收取0.2~1%不等的高昂交易佣金)。犧牲潛在獲利空間,來換取止損、獲利了結的保守心態,沒人能說你錯,畢竟交易本來就是市場風報比計算跟投資人自己風險耐受度的權衡。

如果你無法忍受不確定性,那就操作保守點。小賺就停利、小虧就停損?自己意識到進出都會產生機會成本就好。畢竟,完全不動反而可能賺更多。

如果你願意多承受風險以換取獲利提高的可能性,那就理性計算,別被情緒左右。忍住可能回檔幾十%的虧損,以換取上漲好幾倍的機會。持續待在跑道上,承擔波動無所謂,不因為隨意進出而蒸發一絲資金。建立一個你能承受的交易規則,貫徹之。

股市大盤長期是上漲的,因此單方面堅定做多指數,合情合理(警語:過去績效不代表未來績效。但我們大致上有信心世界會更好。個股或產業種類太多,勝率自然跟大盤不同)。

標普500指數每年有七成機率上漲
一旦出現賣出動作,就代表你跟長期顯著的七成上漲機率對做。有了上述覺悟,知道自己背負著判斷錯誤的風險也要做出買賣決策的話,再來討論賣出所牽涉到的停損&停利。

買賣勝率加上資金比例控管以達長期正期望值,這套邏輯大道至簡,也能發展出非常複雜的量化策略,資深操盤手跟大型機構投資者就是鑽研此道,開發各自獨家的投資聖杯,未來有機會再繼續深入討論。

註:本回討論到的買*賣勝率,可參考這篇數學邏輯更詳細。

請繼續閱讀下一篇

投資的邏輯(四):買進(建倉、加碼) 賣出(停損、停利)

投資的邏輯(二):選股標的、擇時進出、資金投入比例

上一篇我們認識到主動 vs. 被動陣營對投資邏輯的差異。

被動陣營的買賣邏輯簡明,但心理素質絕對不簡單,因為要有耐的住市場波動,堅持長線,不在乎短期漲跌的勇氣。如何培養這種心智,一來是個性(有人保守,有人冒險),二來是經驗(親身經歷市場,或從書本學習),下次再找時間專文探討。對於股市新手,筆者一律建議從被動投資入門,不用忙進忙出,長期也能享有貼近市場的好績效。真的對股市有研究熱忱或冒險精神,再接觸主動的叢林吧。

本篇從主動投資人的角度,繼續討論(1)選股標的、(2)擇時進出、(3)資金投入比例這三大核心面向。

註一、下面提及的買賣策略都不是100%絕對準則,比較屬於可能命中或錯過的機率模型。畢竟要是有完美策略,哪輪得到我們使用,早就被大戶壟斷了(譬如量化投資大獎章基金)。過去靈光的策略,可能被多人採用而稀釋掉原本優勢,數位科技發展也可能創造出新的獲利策略(如另類數據挖掘、衛星影像監測等)。主動投資人寄望的,是盡量提高方法的勝率與獲利期望值,哪怕從50%提升到55%也好,長期累積下來就是不小的優勢。方法有沒有用,資訊早就price in? 再講下去又回到效率市場辯論,就此打住。

註二、更進階的買賣做法還有程式、套利、量化、高頻交易等,但一般人沒有深度知識或業界設備很難達成,因此暫且略去不談。

(1)選股。買/賣什麼

主要有四種研究方式,分別為:

  • 消息面,最靈活即時,也最波動(譬如一正一負,瞬間反應後相消)。雖然一般散戶耳聞到的媒體資訊都算落後,但還是能保持適度嗅覺,留意目前世界正在發生什麼事,可能導致什麼產業受惠或失利,先初步找出哪些大方向值得關注,進而投資。
  • 基本面,關注產業趨勢、成長潛力。如護城河公司財報Nasdaq Dozen等進一步篩選哪些產業和公司值得買進或做空。跟消息面算是相輔相成。
  • 技術面,找到潛力股後,可參酌K線等眾多指標輔助判斷,上升(做多)、下降(做空)趨勢是否確立。多數情況,技術分析較常用在找進出時機。
  • 籌碼面,即市場上的參與者(法人、大戶、內部員工、散戶等)在什麼時間買賣了什麼。美股法規要求公司員工與機構投資者需定期公布買賣記錄,13F SEC Filings政府統計透過民間網站整理,就能從中推敲大戶對股票的看法。新聞媒體披露某大戶持股變化時,也經常引發市場參與者密切關注。一些看盤軟體也會呈現大致的每日持股變化。大戶增減持某標的,就成了人們參考依據。

(2)擇時。何時買/

也是從這四種研究方式來切入:

  • 消息面,是否發生什麼關鍵大事,出現買賣時機。如政府選舉、政策頒佈、國際衝突、產業動態等。
  • 基本面,平時持續留意產業與公司動態,而一年四次財報季也是開獎的動盪機會,市場特別在乎guidance業績指引。
  • 技術面,從各種指標如日K、週KMABBRSIKDMACDOBV等何時出現黃金交叉、死亡交叉來找買賣點。
  • 籌碼面,如同前面提到,每季公布的13F報告,或是某些甚至公布每日持股變化,都可當作買賣時機的參考(看看美國多透明)。

(3)資金投入比例、持股數量

有了上面選股、擇時的判斷後,進一步決定要押多少資金在看好或看壞的目標。如果熟讀金融研究史,就會知道早在文藝復興時期,就有許多數學家致力找出風險量化的方式。到了當代投資組合理論,更有效率前緣、等權重、風險平價、凱利公式槓鈴策略甚至量化分析等眾多模型來計算。投資人自身的資金規模、信心程度等都會影響投入資金的多寡,沒有絕對準則。懶得計算,想抄作業的話,可以直接參考眾股神13F季報和大型ETF的公開說明書,觀察持股數量與資金比例。同樣地,片面相信與囫圇吞棗別人資訊也不見得有效。

出處:Bridgewater風險平價配置示意

槓鈴策略示意圖。出處
如同之前文章提到,資金規模與投入比例對績效當然有所影響。譬如看對一項標的,即便成長非常耀眼,但投入的資金不夠多,那麼該標的實際金額成長也是非常有限。如ZM今年以來(2020/9/23)漲了將近六倍,投入1,000$10,000$100,000$的心情想必不同吧,買太少反而可能貪婪心作祟而懊惱呢!

原則不外乎這些,但如何把概念轉化為能依循的具體參數,就不是三言兩語說的清。最後,將本篇四大面向製成簡易表格方便理解: 

這系列文章較為進階,主觀策略成分也較重。不要當作絕對準則,而是看做引領進股市的其中一種導覽。投資世界裡沒有百分百確定的事,我們充其量只能透過各種努力把勝率往想要的方向提升。

請繼續閱讀下一篇

投資的邏輯(三):買進 賣出的勝率

投資的邏輯(一):主動 vs. 被動

這系列是網誌成立以來比較進階應用的文章。

牽涉到選股(買賣什麼)、擇時(何時買賣)的話題都很敏感,畢竟主動和被動投資的辯論永不止息,兩派在理論面跟實務面都各自有堅強話語權,因此這系列僅當作筆者對於操作的個人心得,老手可交流激盪,但新手請務必斟酌閱讀。看了不一定要嘗試,但能大略認識到所謂投資,到底牽涉到哪些複雜的決策層面,有助建立對投資交易的框架認知。

投資的世界博大精深,做出任何決策前都需要非常大量的研究與模擬,然而終端執行上其實都回歸到「買」跟「賣」這兩個動作而已。

買,即購入建倉,加碼,股價上漲時能增加獲利。

賣,即賣出持股,減碼,股價下跌時能減少損失。

賣的積極涵義也包含做空(short selling),即股價下跌時能獲利。為方便討論,我們只聚焦在增加獲利、減少損失這兩個意圖,因為做空目的其實也是增加獲利,因此邏輯上把他看成買進空單毫無不妥。

進一步用5W1H的面向來理解,找出我們究竟要討論什麼關鍵:

  • Who: 行為者即自己,除非你要幫家人或朋友代操。衍生議題如年齡、職業會影響資產配置,本篇先不討論。
  • What: 買/賣什麼,即選股。人性都想做多強勢股,做空弱勢股,但現實就是很難。
  • When: 何時買/賣,即擇時。人性都想買在底部,賣在頭部,但現實就是很難。
  • Where: 在哪裡買賣。可以開設海外券商或使用國內複委託,不是本篇重點。
  • Why: 為什麼這樣做。買賣標的與時機,自己必定是因為什麼理由而行動。詳細記錄自己當下想法,可以有系統地追蹤,也避免事後諸葛心態,建立投資紀律。常見根據如基本分析、技術分析、消息分析、籌碼分析。
  • How (much): 投入多少資金比例來執行,也牽涉到持股數量。可以單押大注,也可以小量分散。從學術理論到投資實務都是熱門話題。
  • 其中what, when, how much是本議題的核心討論,主動投資人鎮日花費心力研究,無非就是希望透過這些努力能找到長期穩定勝過大盤的聖杯。
被動投資就簡單多了:堅持大盤指數,買進並持有。買賣邏輯不是主觀判斷,而是盡量維持機械式紀律操作即可。被動投資的買進就是擁有市場指數。賣出不是因為停損、停利、換股等尋找更好資金機會的主觀判斷,而是紀律再平衡,或人生規劃有資金需求而取回現金。

買:定期定額(Dollar Cost Averaging, DCA)定值定額(Value Averaging, VA)

賣:再平衡。賣掉漲多的,買進跌多的,以維持設定比例

不因為股價漲多而急忙停利或追高

不因為股價跌深而畏懼或見獵心喜

單純以貼近市場報酬(可能漲、可能跌)作為目標,僅此而已。

主動 vs. 被動陣營的恩怨糾葛與優缺評估是世紀辯論,這邊大家有簡單概念就行了(之前已經寫過主被動流派的介紹,可參考這篇)。主動派相信,投資人能藉由技能領先市場報酬。根據現代投資理論的效率市場假說(EMH),市場大多數時間可能有效率,但依然能在某些時刻或場域找到突破點。強勢論點如眾股神Buffett, Lynch, Greenblatt, Klarman, Simmons, Soros, Dalio, Wood傲人投資績效。

被動派會批評,母體夠大,就會產生夠多的幸運兒,無關技術,而是好運。被動派相信,市場很有效率,無論基本分析、技術分析、內線消息都不足以讓人長期穩定領先大盤。使用被動追蹤全市場指數的基金或ETF就是最佳解。強勢論點如多次提過的SPIVA(由於數據清楚透明,就算巴菲特也是建議一般人購買全市場指數基金即可),單純持有標普500指數基金,十年就能領先近九成的主動基金。

再次強調,主動與被動不是截然二分,而比較像是光譜程度的差異。被動投資也必須思考資產配置的國家與股債比例、再平衡的時間點、資金投入方法、年齡因素等。延伸議題可以很深入,這邊先不細談。

有了上述鋪陳就能進入正文,這三大主動投資人關切的核心面向:

What: /賣什麼,即選股

When: 何時買/賣,即擇時

How much: 投入多少資金比例來執行

請繼續閱讀下一篇

投資的邏輯(二):選股標的、擇時進出、資金投入比例

2020年9月22日 星期二

績效與儲蓄:兼論財務自由六元素 & 寧靜禱詞

績效長期穩定成長,最好領先大盤,這是所有主動投資人的夢想與聖杯。然而績效本身並不是全部,如果本金不大,那麼就算報酬率非常亮眼,實際金額成長幅度也有限。 反過來說,本金達一定程度,就算報酬率沒那麼誇張(別忘了,高報酬通常伴隨高風險),也足以讓資產淨值可觀成長。

務實的說,我們無法指定市場帶來多少報酬率,但決定拿多少錢來投資,完全是操之在己的可控元素。多少錢用於投資,又取決於本業收入與儲蓄率。每個人工作領域不同,提升本業收入的方法也各異,這邊先聚焦財經討論範疇,同時也就是今天主題:績效重要,而儲蓄也同樣重要。

所以,資金規模跟績效有什麼關係?

一般說法是投資者初期資金規模小,報酬率比較容易拉高。此觀點可從散戶跟法人兩類操作者來看。散戶資金小或資訊不足,容易導致單押心態,相對降低了分散配置的重要性。押中暴漲標的成長飛快,但買到崩盤股也會使帳戶腰斬。存續謬誤就是只有那些暴漲幸運兒會被世人看見,而後者模小卻又績效低的就自然消失在觀測範圍。

從機構投資者來看,規模還沒那麼大的法人操盤手,買賣時因為資金小比較不會驚動市場,可以在情報掌握和資金投入間取得適當平衡,譬如提前佈局不為人知的小型高成長股。資金規模龐大的法人反而如同巨鯨轉身,一舉一動都動見觀瞻。而法規限制基金經理人無法重押某些超高成長股,也因此失去集中暴漲的可能性(也算是一種保護機制)。媒體集中報導某大戶買進某標的,讓資訊快速幅散,眾人資金快速湧入造成溢價,大戶原先的優勢很有效率地被市場快速吸收反映在股價上。一如巴菲特多次提到,如果波克夏規模跟1950年代一樣,那麼報酬率會遠比近十幾年來高出許多,這就是資金大到一個地步的優勢與枷鎖。

簡單來說,資金小有資金小的做法(如重押小型高成長標的,但當然不保證獲利),資金大有資金大的優勢(多元分散配置,主力畫線等)。身為一般人的我們,想辦法提升本金規模,配上適當績效,其實就能讓淨值可觀提升了。

以最樂觀情況當作誇飾範例:

年化報酬率30%,連續五年,讓本金從100萬複利成長到3,712,930(增加270萬)

年化報酬率30%,連續十年,讓本金從100萬複利成長到13,785,849(增加1200萬)

報酬率非常驚人,股神也甘拜下風,但淨值本身成長仍看得出幅度有限(已經是極度樂觀的情況。別忘了網誌一直耳提面命的道理,高報酬必然伴隨高風險)。

400萬跟1400萬可能仍不足以買車、買房、家庭支出,遑論FIRE財務自由(南部東部的話或許可以?!),特別是現在全球又進入量化寬鬆世代,還是需要長年薪資繼續投入才會比較妥當。穩定的20~30%年化報酬率需要非常高端的主動投資技巧,以有紀錄可受公評的名人來講,可能也只有Buffett, Dalio, Simmons, Soros, Greenblatt, Klarman等級能達到。因此可以得知,就算報酬率誇張驚人,若本金不夠大,也無法充分發揮高績效的優勢。

接著看到報酬率普通但本金大的例子:

年化報酬率10%,連續五年,讓本金從1,000萬複利成長到16,105,100(增加600萬)

年化報酬率10%,連續十年,讓本金從1,000萬複利成長到25,937,424(增加1500萬)

可以看出,單純以S&P 500大盤指數長期平均年化報酬率10%來算,只要本金夠大,就算報酬率中庸,也足以讓淨值顯著成長。讀者可能會問,誰能一開始就用1000萬開局?這問題很好,但牽涉範圍超出證券投資,比較屬於職業諮商,這邊先不細談。

S&P 500年化報酬率示意

兩種範例相較,就能導出本文論點。

基本上,個人理財的關鍵就是收入多寡&儲蓄率。儲蓄率高,用於投資的資金就更多,複利效應的優勢就更加明顯。甚至激進一點的說,不持續投入讓錢滾錢,是很沒效率的事。

投資基本上很難彌補本業收入跟儲蓄率的基本差距。

提升本業收入,需要培養個人工作技能,追求升遷或其它職涯機會。

提高儲蓄率,就得分清楚需要或想要,適度犧牲個人享受。

績效&儲蓄兩者都能兼顧的話最完美,但事實上追求穩定又長期的高報酬率就是很難,只有存續謬誤或超級高手能做到。因此心態上不妨告訴自己,在意績效,也在意儲蓄,兩者都能帶來投資成就感。績效無法任意控制,取決於市場,但儲蓄卻是完全取決於自己。

這張表可以清楚看到,想成功退休,有六大元素必須注意:

出處:J.P. Morgan Asset Management

  • Retirement:退休。根據FIRE財務自由的現代定義,可以把屆齡考量刪去,只要不再為錢煩惱,能做任何想做的事與工作,那麼無論幾歲都能退休,達到財務自由
  • Market returns: 市場報酬,我們無法掌控
  • Policy regarding taxation, savings and benefits: 稅務、儲蓄、福利等政策:也是由政府主導,我們無法掌控
  • Longevity: 壽命,我們有某些程度的掌控,如不菸不酒、多運動、注意安全等等
  • Employment earnings and duration: 工作薪資與期間,我們有某些程度的掌控,如個人職能進修
  • Saving vs. spending: 儲蓄與開支,我們完全能掌控。相對於其他面向,真的是操之在己
  • Asset allocation and location: 資產配置與存放地點,我們完全能掌控。相對於其他面向,真的是操之在己


寫到這邊,呼應本文結論,突然想起有段話完美地詮釋我們該如何面對可控以及不可控之事:

美國神學暨政治學者Niebuhr的The Serenity Prayer《寧靜禱詞》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賜我寧靜的心,去接受我不能改變的一切;賜我勇氣,去改變我所能改變的一切;並賜我智慧,去分辨這兩者的差異。

投資理財不只是冷冰冰的數據計算,其實很大部分也取決於投資人的心理成熟度。維持心態財商正確健康,投資路才能走的長而穩健。

2020年9月17日 星期四

實用網站&工具介紹(2020/09更新)

這篇介紹筆者經常使用的網路資源。

資訊均以美股為主,有發現好物會隨時更新。

讀者可以大致認識投資領域資訊的面貌,每個人閱讀跟分析的方式不盡相同,因此請抱持開放心態與批判思考來瀏覽。有些是知道即可的存在,有些特別實用的工具或分析會再專文介紹


以上大致列出自己覺得實用的網站,歡迎網友補充討論。筆者看法是,對主動投資人而言,真正有超額價值的資訊不會平白放在網路上供人查詢,因為在絕大多數時間與絕大多數場域,市場早就很有效率地反映這些資訊到當前股價,使得參與者很難用這些迅速過時的資訊得到超額獲利。要嘛練就分析能力,從普通資料中推敲出別人不知道,未來依然有用的實戰策略,要嘛想辦法找到門路,搶先一步得知市場仍未完全反應的資訊來使用。無論前者後者,都是相當困難且不保證有效的作法。主動投資人既然自己選了這條路,就要對此有所覺悟。對被動投資人而言,藉由投資獲取市場報酬(可能獲利,也可能虧損)並不難。難的不是尋找資訊,而是控制自我心理,也就是行為經濟學的範疇。

網路資訊已經氾濫到過載的程度,如何過濾雜訊,消化有效訊息是人們亟需培養的能力,不限於投資,其實生活各方面都是這樣吧。

檢視投資績效:時框 & 指標

本文討論投資績效究竟要如何檢視才能如實反映。
兩大重點為:時框(Time frame, time period)、指標(Indicators)

一般來說,有比較才有進步(先撇除the best one vs. the only one的哲學面)。邏輯上,知道自己位於地圖何處,才能規劃前進步調與方向。投資的世界也不例外,知道自己投資績效究竟如何,才知道怎樣調整以達到目標。特別是對於選股and/or擇時的主動投資人來說,績效領先大盤與否更是關鍵命題。因此首先,我們先來理解到底要怎麼看待投資績效。使用精準的量尺,才能如實測量對象。

別小看這件事,光是找出投資績效會用到的指標,就會大大影響你對於績效的認知。一如會計作帳,天使(魔鬼)就在細節裡,好的指標能讓你清楚透徹地看到倉位本質,壞的指標(定義誤差、設計不良、斷章取義、人為操弄等)卻會讓你判斷失真,甚至被欺瞞也不自知。

同樣參與市場,我們都知道散戶跟法人有所不同,像是操作紀律、風險耐受杜、資金規模、法律規範、重視目標、績效衡量等。一般散戶可能不會用太嚴苛的標準來看待自身操作,但既然(身為主動投資人的我們)想要精進技巧以獲取超額報酬,那麼學會專業投資人使用哪些指標來衡量自身,也只是剛好而已。

在證券投資的世界,基本上我們都從(1)時間長度 (2)指標 這兩個角度出發來衡量投資績效。

直接使用Portfolio Visualizer這個對一般大眾相當方便的網站來舉例(之後有空再另外寫一篇網站使用教學,因為真的很好用)。這網站功能相當多,我們直接使用Backtest Portfolio Asset Allocation功能(點圖放大)


此範例的投資組合Portfolio由熱門FAANG五檔所組成,頁籤點進去有詳盡數據。比較對象採用指標為Vanguard 500 Index Investor,可視為美國全市場指數。被動投資人的目標就是貼近大盤表現,而主動投資人目標當然就是盡可能地領先大盤。

上面顯示統計時間範圍,下面橫欄我們看CAGR, Stdev, Max Drawdown, Sharpe Ratio等四項。簡單來說,時間範圍加上這四項,就是相當泛用,堪稱客觀的績效衡量指標。

  • Time Period: 時間範圍,顧名思義就是投資部位從建立的那一天算起,到目標日期之間的累計。重點在於時間越長,數據越可靠。過於短期(數日~數週~數月),投資組合的隨機性越高,你很難辨認究竟是標的公司本身體質好成長佳,或是自己賭徒心態,單純幸運買到暴漲,或是這個時期剛好對投資組合有什麼影響(如2020爆發新冠肺炎,壓倒傳產,提升雲端)。共識認為至少要3~5年,最好7~10年以上再來檢視一項投資組合會比較客觀。

  • CAGR: 複合年均成長率(compound annual growth rate),又稱年化報酬率,即每年平均成長多少。這裡關注重點在於怎樣才是合理的數字。標普500指數超長期年化報酬率約為10%(扣除通膨則為7%),股神巴菲特五十幾年的年化報酬約為20%。我們大多數人應該投資期間還沒那麼長,無法站在同樣的起跑點來比較,但大致對此數字有個概念,就不會夜郎自大,或被江湖郎中欺騙。 之前文章提過的SPIVA統計,光是被動持有大盤指數,十年就能贏過近九成的主動投資對手。下次聽到一個報酬率時,先看他時間維持多久,再看他年化報酬率是否合乎常理,可跟相對應的國際、國家或類股指數對照。

  • Standard Deviation: 標準差,又可理解為波動性(volatility)。數學觀念簡單講,就是衡量過去一段時間的波動大小,波動越大代表風險越大。以上圖持股的Stdev 22.67%為例,意思就是有常態分布66.7%的機率,會出現+/-22.67%的漲或跌。標準差深究的話會牽涉到非常艱深的數理哲學命題,即標準差究竟是不是一個合宜的單位來理解金融市場風險(高斯常態分布 vs. 黑天鵝肥尾分布,之後寫到Taleb系列書摘會詳細介紹)。這裡我們先簡單理解,標準差越小越好。追求高報酬必然伴隨高風險,然而高風險卻不保證帶來高報酬。風險耐受度高的主動投資人會承擔適度的高風險以獲取未來賺取高報酬的可能性,譬如年輕人投資期間長達數十年,可以充分購買較高風險的股票,少量或甚至不買低風險的債券。而退休長者投資期間可能只剩十幾年,不想面對任何股市暴跌的風險,就會提高低風險債券比例。專業投資人希望一面達到獲利,一面達到獲利過程中不冒太大風險,因此有許多財務工程數據如Alpha、Beta、Sigma值來排除「承擔高風險才創造出的高績效」(過於賭博,作法難以長期持續),之後有機會再詳細撰文討論。

  • Max Drawdown: 最大回撤,又稱最大損耗,即投資期間內面臨從最高峰到最低谷的淨值損失。參與股市的時間夠長,難免會碰到令人吐血的大崩盤。理想上我們都希望避免大跌,但實際經歷過就會知道(筆者2020三月新冠肺炎股災經歷),要避開大跌,很難。之後再另外寫一篇面對崩盤的應對與調適。這裡我們先簡單理解,最大損耗,越少越好。

  • Sharpe Ratio: 夏普比率。Measuring Portfolio Performance by Investopedia這篇文章清楚介紹衡量投資績效時會用到三大專業指標:Sharpe, Treynor, Jensen指標。有看過基金排行的朋友應該對於這些名稱不陌生。目前最常見的是夏普比率,即每一單位的總風險,可獲得多少單位的風險溢酬,又稱「報酬變異比率」。簡單講就是,夏普值越大,代表每一單位總風險所獲得之風險溢酬越高,投資組合績效越佳。夏普值對散戶而言比較不容易計算,因此知道此概念即可,數值越高越好。

注意上面範例並未持續投入金額,而是單純以期初金額對照期末金額,簡單顯示這段期間內投資組合的成長幅度。若要將持續入金(定期/不定期、定額/不定額)這個動作也納入計算,就得使用其他網站或Excel來計算更貼近投資實務的內部報酬率(XIRR)。Morningstar Portfolio Manager是筆者相當愛用的功能,強烈建議免費註冊會員,把美股買賣記錄到該網站,就能簡單方便又詳盡地瀏覽自己投資績效跟參考大盤指數的對照,免去自己輸入Excel表格函數的工夫。目前市面上好像沒有其他更方便的簿記軟體?有的話煩請網友多多推薦。下次再找時間詳細介紹Morningstar功能。(這邊有其他簿記軟體推薦)

從統計方法論來說,還有一個不在網站功能內卻也相當重要的面向要補充:你花多少錢買這些股票?又,保留了多少現金想等時機好再進場?這就是Cash Drag現金拖累的概念。簡單譬喻就很清楚:

    A君有100萬,年初只用30萬買股票,剩餘70萬想等更好時機再進場,但一直找不到機會投入。年末股票累計漲了30%,A君實際獲利為30萬*30%=9萬。

    B君有100萬,年初就把100萬通通投入大盤指數ETF,沒留任何現金。年末ETF累計漲了10%,B君實際獲利為100萬*10%=10萬。

    兩相比較,A君30%報酬率 > B君10%報酬率,但實際獲利金額卻是A君9萬 < B君10萬

    A君因為顧忌全部資產投入個股的風險,想擇時進場,卻擱置了70萬現金創造報酬的機會,故稱現金拖累。

因此從Cash Drag的角度詳細檢視,就能知道一個投資人是否充分將資金投入部位,或留存某比例的現金在場邊觀望。計算總報酬時需將場內場外金額一併計算,否則場內報酬率再高,場外閒置太多資金,使得總報酬金額$配不上亮麗的報酬率%,就只是虛假灌水罷了。

將以上指標充分考量,就能以盡量客觀的角度來檢視投資績效。

本篇結論:每當遇到一個報酬率數字時,先檢查

(1)時間維持多久。越長越可靠,越短越不具參考性。至少3年以上才勉強能參考。時間越長達5~10年以上,說服力越高。

(2)年化報酬率多少。既定時框內,和大盤比較,領先或落後多少?主動投資人想要打敗大盤, 其實並不簡單。

(3)波動性。涉及個人風險耐受度。想要高報酬,必然承受高風險。承受高風險,卻不必然帶來高報酬。原則上,波動越低越好,或者別讓波動超出為了獲取報酬的合理單位範圍。

(4)最大回撤。同樣跟風險耐受度有關,這個投資組合是否承擔過高的淨值損耗?事後諸葛人人會講,但原則上盡量別讓回檔太誇張。

(5)夏普比率。這個計算對於散戶簿記比較困難。原則上越高越好。

(6)現金拖累程度。是否將資金充分投入倉位,或是保留比例現金在場外旁觀?計算總報酬時需將場內場外金額一併計算,否則報酬率再高也是虛假灌水。

如果連上述基本的數學計算都無法提供的話,那麼績效再猛也無從客觀檢視,不妨聽過就好。

用精確的量尺來記錄績效只是剛開始。有了這些面向的詳細檢視,投資人才知道要從哪裡改進操作技巧,see you next time!

2020年9月11日 星期五

【索引】關於本站 & 使用說明 About the Website

本文介紹網誌各主題文章的閱讀方式及彙整。


本站使用說明

初次到訪本站的讀者可從這邊看起,大致瀏覽寫作分類與題材。

關於本站

本站寫作方向與大綱

2018年中回顧

2018年度回顧

2019年度回顧

2020年度回顧

新手指引

剛接觸投資的新手可從這系列看起。進入市場一陣子的也可隨時回顧,釐清觀念。


被動投資

收集被動投資、大盤指數、長線投資思維等相關文章。


主動投資

收集主動投資、產業與個股動態、基本分析、技術分析、投機、交易心法等相關文章。


閱讀心得

推薦給大家的好書分享,書摘與個人觀點的文章彙整。


投資月報

每月更新,以領先經濟指標、恐懼與貪婪指數、大事紀錄、股價動態等四項主題來關注市場變化。


❖其他文章

看新聞學英文:drew flak

略提泡沫的擔憂與反向思考

【索引】投資月報 Monthly Reports

本文收集網誌裡有關投資月報的文章。

投資月報主要由四個主題組成,扼要介紹如下:

Leading Economic Index (LEI) 領先經濟指數

領先經濟指數又稱先行經濟指標(Leading Economic Indicators),是由美國經濟諮商局所建構一系列關於實體經濟與金融的綜合指數。一般認為能用來預測未來數月的經濟趨勢(可參考Ken Fisher的介紹)。觀察LEI可以讓我們對宏觀經濟走向有大致概念,但因為股市動態比經濟敏感、提前許多,因此LEI雖然號稱先行指標,要說能預測股市發展也很難。

從實務來理解就很明顯了:LEI通常在每月20號發佈上個月的彙整數據,子項目如每週工時、每週失業救濟金人數公布時,市場就會很有效率地當天反應數據,使得LEI月報承載的資訊其實早已被當下的股票市場消化(price in)。LEI或許能預測未來經濟走向,但變化快速的股市可能更把LEI看做是過去一個月的經濟摘要。即便如此,投資人還是能從LEI得到啟示:聽到一則消息時,不要自己嚇自己,先看看LEI走勢如何。如果LEI連續上升數月,那沒什麼好擔心。如果LEI連續下跌數月,可能就得採取預警措施。


Fear & Greed Index 貪婪與恐懼指數

由CNNMoney根據七項數據所建構的貪婪與恐懼指數,可以約略估計目前市場熱度。相較於前一項的LEI(每月更新),Fear & Greed Index(每日更新)屬於短線指標。一般說法是大家貪婪(買超、過熱)時要謹慎,逢高減碼,以免獲利瞬間回吐。大家恐懼(賣超、過冷)時要積極,逢低加碼,才能買在底部。然而我們不知道指針是否到了哪個值就會嘎然反轉,更常見的情況反而是高(低)檔鈍化好幾天或好幾週,使得「別人貪婪我恐懼,別人恐懼我貪婪」這個道理耳熟能詳,但實際操作上很難有清楚界定的指標。

想利用這類經濟指標來當作操作依據,其實都潛藏猜數字遊戲的心理學賽局(詳見此文)。你不是唯一會利用這個數據的人,當別人也利用時,「推敲彼此判斷」的重要性,反而可能勝過數據本身,因而使數據參考性失靈。不要想靠人盡皆知的訊息獲取投資優勢,但大致瞭解情況也不壞。就自己經驗而言,短線(幾日~幾週)的買賣點可以參考,如果剛好有一筆資金要進場,不妨先看一下目前熱度屬於貪婪或恐懼,有耐性地等買點,或許有助這筆資金得到最大成長空間。接觸股市久了後就會知道,投資人心理是非常善變的,可以瞬間於極冷即熱間擺盪。頁面最下方有三年期的線圖,輔以事件紀錄來判斷什麼因素導致市場當下情緒貪婪或恐懼,還蠻有趣的。


本月大事

一般建議是不要隨新聞起舞,因為常人所能接觸到的通常都是落後消息。即便全球化世代消息流通快速,獲利機會也大多早就「很有效率地」被業界內線搶佔先機。況且真正有價值的資訊,你想媒體會平白讓大眾取得?想從新聞裡找出速食的獲利機會很難,反而有被利用高檔出貨、低檔掃貨的可能性。

但這也不是說新聞對我們就一無是處,保有適當關注,知道市場趨勢大方向怎麼走還是有必要的,特別是對於主動投資者而言,如同前面講的分析很難,但還是要練習自己對局勢的思考,試著理出頭緒,才能在主動投資這條路上不斷精進。而從被動投資者來說,效率市場認為新聞資訊很難帶給投資人勝過大盤的優勢,因此省下看財經新聞的時間,去做其他事如提升本業,可能更有價值。總之,對於財經新聞有一定關注,不要盲信即可。


股價動態

承上,事件的發生會影響到市場大盤、產業、個股的走向,但我們很難清楚釐清究竟是什麼特定事件導致股價升或跌,因此也大致留意股價大趨勢即可。前面提到的領先經濟指數、貪婪與恐懼指數、新聞紀要可以輔助判斷,也可使用技術分析看看均線、買賣力道,但還是老話一句,不要盡信。根據這四項主題,可以讓我們對每個月市場情況有基本的認識與追蹤。


文章列表

投資月報 2020.09 總統大選辯論、科技業動態

投資月報 2020.10 大選前情緒保守、亮眼財報受抑制

投資月報 2020.11 大選落幕、疫苗曙光、道瓊三萬點

投資月報 2020.12 耶誕老人行情、英國武肺變種病毒

投資月報 2021.01 拜登就職、Reddit散戶集結大軋空

投資月報 2021.02 加密貨幣行情熱、公債殖利率上升

投資月報 2021.03 類股輪動傳產上攻,創新科技崩跌

投資月報 2021.04 拜登執政百日加稅風向,狗幣熱潮

投資月報 2021.05 台灣疫情突爆發、成長股開始回神

投資月報 2021.06 成長股回神、聯準會應付通膨關注

投資月報 2021.07 財報季展開、中概大跌、東奧開打

投資月報 2021.08 阿富汗動盪、全球央行年會揭方向

投資月報 2021.09 中恆大債務危機、美債務違約拆彈

投資月報 2021.10 臉書更名Meta發展元宇宙帶動產業

投資月報 2021.11Omicron疫情變種、Fed或縮減購債

投資月報 2021.12 通膨持續惡化,聯準會預警將緊縮

投資月報 2022.01 聯準會升息壓力,俄國烏克蘭動盪

投資月報 2022.02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全球經濟制裁

投資月報暫停更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