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8日 星期五

主動 vs. 被動投資:是程度,而非二分

各位新年快樂!
2019年的全球股市可能還是波動不已,面對未知的市場,究竟要採取什麼樣的態度來投資呢?本文就以投資領域經典的論辯,主動 vs. 被動投資來聊聊。

參與股市的態度大致分為兩種:

主動投資,試圖透過挑選標的與進出時機,以勝過市場報酬。挑選公司產業之標的策略如基本分析、技術分析、量化分析。資金進出時機如買低賣高、跟隨趨勢、反向投資、槓桿融資等。

被動投資,不挑選標的與時機,而是持有市場指數,獲得和大盤相同的報酬。標的基本上不挑選,而是直接持有一國或國際大盤指數,或搭配股債比。資金進出時機不按策略或資訊之人為判斷,而是依照機械式的定時再平衡(rebalancing),按一定比例買進賣出。通常購入週期為定期定額(dollar cost averaging)或定值定額(value averaging)。

首先單純從邏輯來說,上述兩者皆涉及:

標的,或稱選股stock-picking
主動派試圖挑出理想標的,如個股、產業、國家或某些策略指數。被動派傾向持有涵蓋全市場的大盤或債券指數基金如S&P 500MSCI World Index,避免挑選單一標的。

時機,或稱擇時market-timing
主動派試圖預測買賣時機,避開下跌,迎接上漲。被動派傾向買進並持有buy and hold,不預測漲跌,而是參與完整的市場存續時間。但會依照再平衡原則來維持部位比例。

因此根據上面兩層次討論,主動 vs. 被動投資不是二分對立,而是光譜般的程度,因為標的與時機,乃至資金投入的方式,其積極程度並非硬性規定。就算是指數投資,其配置可能會納入全球各區域、國家、類股、債券的比重,這個比重如何分配,就是投資者依據理論或個人風險承受度的各自考量。基本的資金投入方法如定期定額或定值定額、再平衡週期也不盡相同。指數基金結構,按大中小規模區分,每家基金發行商參照的指數,其編列方式也不全然相同(如市值多少算小型?成長、價值股界定標準?)。再看到現在各種風格的指數基金供選擇搭配,如市值大小、成長、價值、動能、股息、低波動、smart beta、產業等(其實這就踏入主動策略領域了)。要明確界定主動選股選產業 vs. 被動貼近指數,其實也沒那麼清楚。

而在擇時方面,究竟該趨吉避凶,或是純粹跟隨市場波動?最近看到兩篇不錯的文章可以當做參考,如果該文數據真確,那麼火候不夠的主動擇時搞不好是白忙一場,績效落後大盤。

Does Market Timing Work?
該文主張,完美擇時的效益僅些微勝過一有錢就投入與定期定額。因此,考慮到完美擇時所需要下的大量苦工(而且做研究不代表有回報,因為股市是非線性系統),投入與回報是否成正比就見仁見智。

該文主張,逢低買進有高機率落後於定期定額。

雖然兩篇文章內統計所設的區間多少會影響結果,但結果應該還是相當顯明的,詳細數據與方法可自行到內文了解。

投資領域常見的論戰就是主動 vs. 被動之爭。兩種態度都有其特點,筆者傾向避免用優缺點稱之。許多事物都無法單純用二分法區別,何況是參與者樣本如此龐大、方法策略如此多元、環境因素如此多變的金融市場。主動投資有其趣味與優勢,只是不見得適用多數人。股市大致依循八二法則,領先市場者少,落後市場甚至賠錢者多。當多數人試圖擠向領先團體時,統計法則就發揮效力了,總是有那麼一些人(無論運氣好或策略佳)能領先,但也總是有那麼一些人落後。

SPIVA或許是指數投資說服力最高的統計。根據統計,單純持有S&P 500全市場指數,十年以上就能勝過近九成的共同基金(見圖),這或許是指數投資派最強大的正當性。

讀者可能納悶,市場就是基準值,為什麼能勝過遠超過一半的參與者?因為股市投資有如球賽,會有失誤與責失分,也就是自己判斷錯誤所拉低的績效。無謂的進出成本(交易佣金與手續費)、標的內容(基金內扣費用高低)、看錯標的(研究判斷失準)、買賣時機(現金閒置成本)等問題都會扣自己血,造成什麼都沒做的大盤指數,長期反而領先多數參與者,這是一般人很難得知的弔詭。當然過去績效不必然代表未來,未來有什麼變動也很難預測,但至少從美股誕生以來一百多年的歷史統計資料而言,忽略被動投資的長期領先優勢是相當不智的。關於個人責失分的譬喻,詳細請參考這本

經過上述整理,我們看到投資的兩大面向:標的種類、進出時機其實都有操作的空間,主動被動的程度可以有更細緻的討論,之後有機會再來寫文分享。本文是近日在ptt stock版關於指數投資討論串有感而發的詳細回覆,也剛好整理自己對主被動投資的思緒。

下一篇文章來討論,多久檢視持股與投資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