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日 星期二

2018年度回顧

大家新年快樂!
最近工作比較忙,所以投資這塊比較沒時間寫文章
加上近來跌勢兇猛也不想看(笑)

現在回頭看來,2018年的主軸就是貿易戰吧。
時間過的很快,還記得2017年末到2018年初的強勁漲勢,碰上一月大震盪,爾後美國重啟貿易談判,一時全球人心惶惶,對貿易戰擔憂仍處於懷疑醞釀,但美股也逐步康復,繼續上漲。直到十月似乎因為貿易戰關稅與聯準會升息疑慮,股市又開始接連下跌,甚至造成歷年來十二月最大跌幅,而三大指數跌破年線的大幅上下震盪也令人難以判斷後勢。DJIAS&P500NASDAQ三大指數在2018年皆創下2008金融危機以來最大跌勢,從今年歷史新高回跌多達20~30%,跌幅逼近熊市,但底部的V型反彈也創下歷史單日最大漲幅近5%

指數年中回落幅度很像大怒神,但從更廣的時期來看(見圖),其實三大指數年度跌幅都控制在-5%以內,以跨年度來看其實影響不大。甚至可以說,美股連漲數年才出現這樣跌幅其實很強,只要後續別繼續跌(笑)。當然,多軍無不希望股市連年上漲,但偶爾下跌或許也是健康調節?讓估值別過度泡沫,讓籌碼由膽小者轉移到堅定者手中。

對一般投資人而言,沒有必要,也不需要在短年度分勝負。如果經驗技巧不足,卻又想追求獲利,很可能反而弄巧成拙,造成風險過大或進出成本的無謂虧損。如果市場歷史統計有其依據,即股市長期而言是上漲的,那麼以指數來布局全市場,然後耐心等待5~10年甚至更長(畢竟,投資是一輩子的事),其實就能獲得不錯的報酬。不投資,其實才是蒙受通膨不斷讓錢變薄的隱形虧損。

前幾天吃喜酒,跟一位高中同學聊天,意外聊到他也奉行美股指數投資,而且他的工程師身分能帶來充足彈藥定期布局。時間對年輕人而言就是資本優勢,得以讓部位複利累積。如果股市投資有所謂的正統學說,那麼或許選股、擇時策略都很難靠譜,能做到的,其實就是多儲蓄,然後盡早開始吧。

新的一年,市場往哪個方向走沒人知道但控制多少資金進場,以及多閱讀多學習,提昇自己財商應該是辦的到的。投資是一件概念理解不難,但執行上違背人性的長期任務,大家一起加油囉!

其實這篇文章是想聊一位追蹤的財經作家新文章(結果上面回顧感想寫太多),談到一些值得參考學習的理財觀念。文章寫了20點,以下摘錄重點和各位分享:
  • 薪資不等同於儲蓄。賺多少錢不會自動轉化為個人淨值。高薪不會自動變富有,低薪不見得自動變窮,重點是能從薪水中存多少錢。
  • 提昇收入。賺錢與儲蓄是財富雙箭頭,缺一不可
  • 儲蓄比投資重要(這點見仁見智,但對多數人而言,多存點錢沒壞處)
  • 避免卡債。注意,信用好代表能降低借貸成本,因此這不是說絕對不要借貸,而是得合宜控制債務。(但企業營運的借貸發展與投資是另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有趣議題)
  • 讓開支低於盈利,這樣才有可能存錢設立自動轉帳儲蓄投資機制,節省時間
  • 大筆支出得分外注意。坊間常提及節省日常生活開支如少喝飲料,自己做飯等撇步,但其實對帳戶影響最大的是住房交通等高額而長期卻又容易忽略的開支。過度奢華對儲蓄相當不利。
  • 保險是必要的,但意義在於保護財富,而非打造財富(註,即避免投資型保單,效果不佳)
  • 每年逐步提昇儲蓄率。對生活有所節制,才能打造財富
  • 消費慾帶來的快樂只是短期多巴胺。
  • 多讀書(而且是讀正確的書)
  • 了解自己財務現況,才知道要怎麼安排未來前進方向與方法
很多觀念其實不僅限於投資理財,對於個人職涯發展也是類似觀念,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