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19日 星期三

股市為何會波動?超額報酬的代價是?

股市很難。去年底到今年現在,市場更是沒有方向。波動這個現象大家都知道,但是什麼造成如此現象?簡單的說,證券市場這個非常龐大的集合,充滿全世界形形色色大至主權基金、避險基金,小至個人散戶的參與者,而且每一個體的決策不盡相同甚至常常相互衝突,因而造成激盪,可說是一種複雜系統。今天這篇討論其實跟EMH效率市場假說淵源密切,有興趣的讀者可自行找書來看,或是之後文章再補充。總之,主要有兩個層面造成波動:

  • 股市參與者對未知事物難以精確定價
  • 參與者彼此的定價又會相互影響,導致股價的公允價值難以達成,短期而言很難真正算出一家公司的市場價值。如同凱因斯所說,股市短期像報紙選美,勝出條件不是選你認為最好的,而是選你認為「大家都覺得最好」的市場共識。長期才像體重計,評分條件才會回歸公司真實本質,只是多久才算長期也很難抓,因此股市就是在市場情緒和公司基本面間不斷波動。報紙選美譬喻參見Thaler's Number Guessing Game實驗,以及Howard Marks著名的第二層思考
已知股市會波動,那麼為何某些板塊的波動特別大?其實就是效率市場假說所提,資訊輻散以及被利用的程度不同。超額/卓越報酬只能從「多數人有基本性、原則性、大幅度誤解」的地方來獲得。一旦有足夠的公司和投資人後來居上,終於理解某事物重要性(即知識擴散price-in,效率反映),那麼先行者優勢就會大幅減少,肉不多了。這個時期可能長週期也可能短波段。長如2016年以來雲端產業大幅成長,CAGR上看40%。短如2020年3月新冠疫情碰上無限QE解救,用槓桿抄底跌深的金融或能源板塊可以一年賺6~8倍(笑)。

既然有一部份先行者想從「主流群眾誤解、未充分理解」的「早期」事物獲利(如SaaS嶄新商業模式,近幾年才蔚為風潮,數位轉型的跑道應該還很長),那麼大波動自然無法避免:因為任何突然出現的微觀與宏觀新訊息(如財報發佈、Fed政策、國際政治經濟事件)都會大幅「衝擊」主流群眾的想法,因為面對新資訊,當然無法預測、平靜面對。這就造成大量買賣行為(頻繁交易是散戶常見行為,而大戶也可能用量化程式單)。這些「無法充分理解本質」的買賣,自然伴隨「價格眾說紛紜」的單(因為不知道什麼價位才能合理反應新資訊),進一步造成股價大幅波動。大幅度而言,就是股價大幅波動,個股的volatility在60%很常見,遠比大盤平均的15%高 。小幅度而言,也會造成每筆交易的spread買賣價差(交易量小,或是被量化交易佔便宜)。

對照組以ETF當代表如必需消費VDC、公用事業VPU、醫療保健VHT防禦類股,這些商業模型行之有年,原則上已被研究透徹,投資人「相對而言,不太會被新消息衝擊到」,自然不會下價格眾說紛紜分歧大的單。就算回到科技板塊,比起SaaS模式或其他小型股,權值股如FAANG相對而言也被更多人研究理解。若想賺取穩健報酬,就走正和遊戲路線,買大盤ETF或分散配置權值股。但若想賺取超額報酬,就得忍受伴隨而來的未知消息所造成的大幅波動。

稍微做個結論,若想找到優於大盤的「高報酬」投資目標,必然得從「主流群眾尚未充分理解的事物」中來探索。此未知特質必然伴隨高波動,甚至高風險。風險與報酬是一體兩面,股市投資人面對的就是這種環境,遑論走在更前端的SaaS投資者。我們都希望「搶先一步看到未來以提早佈局」,但在股市裡也得注意,「看得太早太遠,跟瘋子無異」。不被市場認可,還沒撐到轉捩點,可能就吃好幾成跌幅,死在虧損下跌坡道(如2008年大賣空主角先套了2年,才等到空單發威)。若沒有充分銀彈分批進場,可能套在山頂就灰心喪志,認賠殺出,等不到V轉創新高還公道的一天。2021年11月起雲端成長股面對Fed升息恐懼的這波殺盤,還要跌多久才能「跟市場共識」一起上攻?老實講真的不知道。

認識波動和報酬的原理,不見得能為投資帶來立即獲益,但本來很多學習的事物都是得慢慢反思,才能化為可操作的策略或是綜觀大局的心態。至少要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知道自己處於怎樣的賽局,才不會對眼前發生的狀況感到過於訝異,阻礙該有的冷靜。畢竟,身處股市這個長期賽局,具備足以面對長期順逆境的自制力和意志力,或許才是投資人能培養的真正優勢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