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17日 星期二

最近讀書心得:交易對手、滿足曲線、週期訊號、槓桿投資

今年盤勢對成長股而言蠻悶的,轉移注意力來多讀點書也不壞。雖然開始接觸投資伊始就啃了一堆書,但實戰經驗不夠的話也不足以參透作者文章深意,因此很多經典好書或許需要過一陣子再回頭翻,才能看到一些當初沒有想過的層面。總之就來聊聊最近看的幾本書吧。

投資通識課

偏向教科書般的陳述,譬如真實報酬率如何計算、風險標準差的計算、風險溢價公式、短期和長期國債的差異等,若要認真思考數據可以拿出工程計算機,但一些基本觀念也引人深思也很受用,對於非數理背景的讀者而言也能學習到股市險惡,什麼適合做,什麼不適合。呼應到今年市場走勢,這本書對自己最大的幫助,應該就是再度警醒主動投資有多艱難了。

  • 聽到一項投資策略時,先這樣思考檢視:能夠清晰闡明且快速運用的投資規律,都是無效的。市場參與者太多,任何號稱有用的伎倆,都會迅速傳進知情人士耳中,當策略被大量使用就會稀釋掉其效用,進而變得無效。
  • 夏普法則:投資者作為一個整體,被動派的表現將優於主動派。扣除額外成本(研究成本、訊息成本、交易佣金、稅金成本等)後,主動投資者的報酬會落後於被動投資者。
  • 效率市場假說:有效市場中,源於公開資訊的錯誤定價證券不存在,因此沒有主動投資者能持續戰勝市場。
  • 股市若採主動交易,即為零和遊戲。有人獲利,就有人吃損。輸家不只支付衍生交易成本,也承擔判斷錯誤的損失。被動派不因個人判斷而買賣,純粹跟從大盤。大盤可能漲也可能跌,但長期以來股市向上(人類社會進步),因此為正和遊戲。
  • 想成為主動交易者?永遠先捫心自問:你的交易對手是誰?主動投資是零和遊戲,就是主動參與者彼此對做,普通散戶怎麼覺得自己有把握能贏過高學歷高財力的機構法人?
  • 市價 = 所有股市參與者買賣的加權平均觀點,是什麼因素讓你覺得你對而市場錯?
  • 投資決策的關鍵不在於公司本身未來是否光明,而是「你眼中的公司」是否比「市場眼中的公司」未來更光明。也就是凱因斯所說的報紙選美:不是選你認為最美的,而是選你覺得別人都認為最美的。市場短期像投票機,長期是體重計,短期股價取決於眾人觀點,但長期將回歸公司本質。只是要注意,市場不理性的時間可能比你不破產的時間還來的長,究竟何時回歸本質或出現均值迴歸,或是「錯誤」定價會維持多久?不是簡單問題。
  • 價值投資關注本質,為何仍難以取得優勢?1. 基本價值是無形的,判斷可能出錯。2. 即便投資者準確衡量估值,也不一定說服市場趨同(上面提到的自身 vs. 市場觀點)。3. 自認正確(反向思考),意味某程度跟市場(趨勢)看法不同,因此將增持他認為被低估股票、減持甚至做空他認為被高估的股票,這些作法將帶來額外風險。4. 市場雖非完全有效,但競爭激烈也已非常有效,若有方法能迅速識別定價錯誤標的(套利空間),股價會迅速變動從而消滅錯誤定價。因此,持續錯誤定價要嘛不易發現,要嘛難以利用。
  • 樂透中獎者不代表他是優秀投資人,更不代表買樂透是正確的投資策略。若用投機甚至賭博心態參與股市,下場可能變成那些買一堆彩券卻沒中獎而被忽視的賠錢案例。
  • 金融資產流動性定義:無須大幅降低價格即可出售的證券數量 ,也就是能以市價立即將證券變為現金。這方面而言,股票的流動性通常優於房地產、藝術品等另類投資。
  • 交易成本是績效的隱形殺手:管理費(俗稱內扣)、交易佣金、買賣價差、稅金等層面都要注意。
  • 常見的投資人行為偏誤,其對投資績效的各種傷害:1. 過度交易:自以為看的比別人對而大量交易,殊不知沒看對,反而增加交易摩擦成本。2. 缺乏分散:集中持股是雙面刃,大漲時爆賺,大跌時爆賠。這兩個作法基本上不利績效,但也可能有某些高手能靠這樣大賺,造成股市論壇的生存者偏差,引起普通散戶效法,反而賠更多。

跟錢好好相處

這本書跟投資策略較無關係,而是從生活和心靈觀念來講述,人的一生可以逐步養成怎樣的金錢觀。投資的目標說白了就是獲得金錢,但是金錢真正的意義和功用是什麼?若不釐清這點,可能會在追求獲利的途中迷失方向,輕則迷惘,重則做出不好舉動。閱讀這本書,相信可以讓讀者認識到金錢的正確使用方式,甚至思索人生走一遭究竟為的是什麼這個大哉問。每個人讀了相同的書可能會有不同感觸,以下摘錄自己覺得重要的想法。

  • 知道錢和物質不是一味越多越好,存在頂峰曲線,其後效益反而會遞減甚至往下(或者說,金錢帶來的負擔與業障)。
  • 金錢的定義:交換「生命活力 = 時間」的工具,畢竟時間是人生的根本。
  • 生命活力應該應用在:內心調和、自己和別人的關係、創意表達、對社會與世界的貢獻、找到自己天職(而非僅僅一份工作)。
  • 多少才夠? 滿足感是一種深度體驗 。滿足基本需求後,其實人追求的是成就感(馬斯洛人類需求五層次),而其實幸福感和成就感都來自於幫助別人。
  • 改變人生的三個問題:使用生命活力時,生命是否得到等量充實滿足?生命活力運用,是否和自己價值觀及人生目標一致?若不須為錢工作,消費型態會有何改變?
  • 浪費與否,其實不是指擁有的事物價格多少,而在乎有無好好使用物品價值。

滿足曲線,「夠用」就好

高盛首席分析師教你看懂進場的訊號

以宏觀經濟和股市週期為主的一本書,其實沒有像中文書名告訴你何時進出場,而是偏向介紹各種週期甚至歷史的教科書敘述為主。作者沒有明白叫你看指標抓進出場時機,自己要拿來應用的話還要再多找資料,多加揣摩。

  • 股市週期四階段(主要是各家門派都有對週期的一套說法,因此這部分也只是本書作者的一家之言,各階段詳細特徵見書中說明):1. 絕望、2. 希望、3. 成長、4. 樂觀
  • 類股與週期:週期價值 、防禦價值、週期成長、防禦成長
  • 熊市三大跡象類型(有心理準備別驚慌、預估轉折點佈局)
    • 1. 週期型:利率上升、通膨預期、衰退恐懼。長度約10~27個月。跌幅約-31% 
    • 2. 事件驅動型:無預警外在衝擊、黑天鵝事件,不確定性加遽。影響經濟外的突發事件,通常是好買點(國際政治衝突,如寫作本文的最近阿富汗政局動盪?)。真正涉及經濟惡化,才會長期崩盤(如武漢肺炎)。伴隨溫和通膨,長度約7~9個月,跌幅約-29%
    • 3. 結構型:重大資產泡沫破滅、結構失衡去槓桿、通貨緊縮、債務水準高、股市領導群變窄。長度約4年,跌幅:約-50%以上。
  • 熊市風險六大指標:每個熊市原因都是獨一無二、注意偽陰性、出現單一指標不代表導致熊市,要綜合判斷。股價本身就是先行指標,因此很難找出任何領先股價的指標。
    • 1. 失業率上升(但注意本身為落後指標) 
    • 2. 通膨,導致貨幣緊縮(今年2021的主要情勢)
    • 3. 殖利率曲線反轉(但QE和通膨預期降低此指標效度?)
    • 4. 成長動能在高點,ISM指數居高25%時(反之,ISM低點最好佈局)
    • 5. 估值高,會持續高檔,本身不算引爆,但會伴隨其他因素拉高風險
    • 6. 民間部門財務平衡是否過熱
  • 泡沫可能是整體,也可能出現在產業板塊、國家而已。沒有精確定義,但一般認為是:價格與估值的激增,對未來成長有不切實際的需求(同時伴隨合理化narratives)。泡沫特徵包含:鬆綁管制、金融創新、放寬信用、新的估值方法、會計醜聞爆發。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獲利公式(生命週期投資法)

這本書非常特別,或許能說是接觸股市以來,繼被動指數投資這個核心理念出發點後,啟發最大又能付諸實踐的投資策略,而且或許相當挑戰傳統觀念,把槓桿這個人們以為投機的工具,視作長期投資穩健(當然短期波動免不了)又能獲利的途徑,無論自身敢不敢使用,都推薦閱讀本書,當作學術新知拓展也不錯。其實可以用幾千字好好辯證的槓桿投資策略,或許之後有時間再專文討論,這邊網誌篇幅有限就先摘錄重點。

  • 投資開槓桿從傳統觀點看來可能有些激進,但其實妥善應用,是有學術背景原理支撐的:time diversification分散配置的時間層面,用貼現、預支來實踐
  • Markowitz免費的午餐:分散投資,以更低風險獲得相同報酬 ,或以相同風險獲得更高報酬
  • 本書融合這些學派,希望成為投資領域新典範:1952 Markowitz效率前緣、分散投資、1960 Samuelson理論、1975 Vanguard ETF
  • 分散投資(壽命、股債分散):投資分配不是建立在現有的存款基礎,而是根據未來儲蓄的現值。即,把未來預定獲得的資金也納入今天投資可用的思考方式
  • 本書作者倡議:分散時間投資,用槓桿結合長期投資複利。單從投資金額絕對值來看,與年老時相比,年輕人就算all-in身家,其金額也非常小。年老時投資金額反而更巨大。 年輕時遭遇虧損不好受,但能學到經驗,虧損絕對值也遠比年老時更輕微。投資生涯本有40年來分散風險,但大部分人卻(沒有意識到)把投資(以絕對金額來看)集中在退休前10~20年。本書實證研究,年輕時用槓桿其實是更謹慎的投資策略。當然短期波動是免不了的,但權衡風險與報酬,以長時間資產絕對值的成長幅度來看,這並非不可行。理想的投資工具就是要做到分散資產類型與分散時間(本書作者提倡選擇權,但槓桿指數基金或許也是兩者兼顧的好方式)
  • 年輕人的未來財富總額 = 尚待轉化的人力資本,隨時間流逝,將轉變為金融資本。理論上,應盡快貼現才有效率
  • 槓桿生命週期投資。可以看成200-年齡=股票比例
  • 槓桿生命投資三大階段 
    • 1. 年輕時錢少,離目標證券曝險仍低,需盡量槓桿,建議2:1
    • 2. 槓桿達目標投資比例時,可漸漸降低槓桿。若市場下跌,需回頭提升槓桿比例 
    • 3. 不需使用槓桿,已達目標比例。此階段以100%股票佔比開始,再慢慢減少股票比
  • 具體範例
    • 一、開始工作前十年(22~32或25~35)開2:1槓桿,當前存款達總財富20%才進入第二階段
    • 二、工作後十年到50歲(35~50),逐步降低槓桿2:1到1:1。當前存款達終生財富現值40%,且不使用槓桿為前提下能實現既定市場曝險目標,才進入第三階段
    • 三、退休前十年(50~65),完全去槓桿,進行股債配置
  • 槓桿比例為2:1之理由:槓桿太大會提升max drawdown破產風險,而融資利率若槓桿超過2:1,則成本太高,超過預期利潤
  • 甚至可以這樣說,只要預期的股票報酬比借貸成本高,就該在年輕時使用槓桿策略(低風險套利?),所以股市融資相當正常
  • 作者認為這套作法不是擇時market-timing,而是做到分散時間投資,已知自己離退休幾年,未來還有收入,就能規劃股票曝險比例
這次分享四本書閱讀心得,對投資的著力點各有不同但同樣都很值得學習,希望對大家有幫助囉,下次看到不錯的觀點再整理書摘過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