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朋友閒聊最近貿易戰的走勢
把理論性的一些想法詳細整理記錄在網誌。
我不太喜歡講預測性質的東西,畢竟進入股市以來所閱讀的書本都一再告誡預測很難。那些聲稱預測神準的說法,除非立論紮實,否則動聽的話語難以叫人相信。何況,如果預測這麼簡單有效,這麼寶貴的資訊有可能不藏私,寫在書中或網路公開任人使用?
那麼,我們該如何理解預測這檔事?
人類大歷史一書提到複雜系統的兩種分類:
一階混沌系統:事情結果不會因預測而改變,如天氣預報,人類預測颱風行進方向,但颱風這個自然現象,不會因為人類做出預測這個行為,而改變本身強度或路徑。
人類大歷史一書提到複雜系統的兩種分類:
一階混沌系統:事情結果不會因預測而改變,如天氣預報,人類預測颱風行進方向,但颱風這個自然現象,不會因為人類做出預測這個行為,而改變本身強度或路徑。
二階混沌系統:事情結果會因預測而改變,如之前寫的猜數字遊戲,個別參與者彼此行為的不同,會對集體產出造成變化;參與者不能只猜測最終數字會是什麼,還必須正確預測到其他各層級的參與者會對結果有什麼想法。
複雜系統理論上溯到Edward Lorenz、Benoit Mandelbrot等眾學者(延伸閱讀:華爾街的物理學、股價、棉花與尼羅河密碼),運用到金融證券市場大概也是1980年代以來的事,電腦科技大數據的蓬勃發展或許有助於日後研究更加深入,至少現在,不同學派與實務操作者對市場的本質依然眾說紛紜。目前個人看法偏向效率市場,股市走勢短期必然充滿隨機波動,中長期或許有某種趨勢,但也不是一般人能輕易看透。偶爾猜中的話當然很好,但最忌諱誤把幸運當實力。
美股大盤指數S&P 500誕生將近九十年,即便走勢充滿波動,過程或許平緩,或許急漲急落,但以長期機率統計來看,每年上漲機率近七成,而線圖走勢也大致往上,年化報酬率約7~10%(見圖,走勢參考Macrotrends)。
這或許意味著,如果尋常投資人不具備任何艱深莫測的知識與技巧(如Buffett價值投資、O'Neil成長投資、Soros宏觀趨勢、Simons量化投資、Taleb槓鈴策略、Greenblatt特殊事件等),只要相信標普指數,單純做多的策略長期貫徹,則勝率與期望值足以對投資人帶來有利報酬。當然,老生常談的過去績效不代表未來,不過S&P500長達近九十年的樣本,可信度與績效應該優於很多同類對象了。這邊順勢借用Herbert
Simon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的觀點,既然人不是完美理性的,那麼在真實世界裡,一般人足以察覺到相對優秀的選項,去做期望值有優勢的決策,就堪稱良好了。
系統是由個體所構成。談到個體,就絕不能忽略投資人的心理。現代人自命理性,但其實很多心理因素還是承襲人類演化超過數萬年的原始習性,很難輕易擺脫反射習慣。想要在市場取得思考優勢(或者保守地說,至少避免被操弄),就得熟讀金融心理與歷史(延伸閱讀:金融心理學、金融投機史、金融狂熱簡史)。
證券市場這個非線性複雜系統裡,總體不必然等於個體的簡單加總,更常發生的反而是資訊不對稱、過度貪婪與恐慌、風險偏好與趨避、戰或逃等各種心理習慣乘上複雜法規制度,一切產出都在全球化的電子訊號間迅速傳遞,漣漪擴散。這些主題十分龐大,之後有機會慢慢寫來分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