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8日 星期五

複利思維

最近有朋友開始想了解投資,也顯示出新手踏入未知世界的興奮求知慾,彷彿見到2016年的自己(笑)。也因為朋友提出很多疑問,自己在回答過程中,意識到教育理論中,一件很基本卻又很受用的事:想檢驗自己的學習成效,最好的方式就是對話,與人討論。

藉由回答別人的問題,可以強迫自己反芻腦內抽象的知識,用自己的話語去寫出經過個人理解,內化的知識。無怪乎東西方知識的根源,從蘇格拉底到孔子,都是以對話的方式去逐步建立起知識體系呢。身邊接觸投資的熟人不多,因此平常很少有機會好好交流。不過隨著網誌經營,或許會有更多朋友一起加入財經討論的行列。

  • 複利思維 / 機會成本 / 開源節流
開始接觸投資後,很多事情都會逐漸用財務角度來思考。有點後悔以前經濟學讀的不夠多,不過也真的是要親身參與市場,具備Skin in the Game後,才會認真思考所學知識到底能為自己帶來什麼具體效益。其中最受用也相當直觀的或許是複利思維。

複利直接的應用是證券投資收益再投入(資本利得+股息利得),讓本金增值,持續累積。常見的計算舉例是七二法則,即若年化報酬率10%,則72/10=7.2年,報酬可翻倍。正面理解此概念,複利的效果只要經過時間醞釀,後期報酬相當強勢。

此時我們再運用機會成本的概念。從反面理解,而且一般人很少注意到的是,有一筆開銷如果能省下,經過既定時間,就能為自己帶來可觀的收益。一杯拿鐵100元,省下的不只是眼前的鈔票,更是20年後的672元,20 年成長了近6.7倍。金額太小沒有感覺?用買車、買房、卡債、奢侈品開銷的金額來計算長年度後的潛在獲利或損失,就知道威力了。

複利的教導,不但是投資要盡早開始(才能靠時間累積優勢),節流(短期小支出,長期乾瞪眼)的重要性更需要重視,可能也比較容易實踐。不過這絕對不是鼓吹成為守財奴,一昧地將資金投入證券市場,畢竟一般人生活的日常開銷或是適當休閒娛樂,都是由公司所經營提供,而公司獲利就是來自於人們消費。如果人們儲蓄過度,消費減緩,反而是帶動各行各業營收降低,造成不景氣,反而拉低證券市場表現了。如果自己認為一筆開支能帶來符合期望的效益(譬如個人喜歡去咖啡廳工作,不點杯拿鐵就無法開工XD),那麼權衡下的支出應該是合理的。

  • 淨值浮動思維
傳統,或者說一般人性是損失趨避,不喜歡波動與風險。這反映在個人財富淨值上,通常顯示資產總額與類別的變動量不大。然而投資領域的鐵則是,報酬與風險是一體兩面的。希望報酬上升,就得接受波動,希望報酬顯著上升,就得接受波動顯著增加的可能性。波動上升,不保證報酬跟著提昇,但希望波動不變甚至降低,同時希望報酬提昇,這種Alpha策略太夢幻了,不是能輕易企及的程度,這邊先不討論。

因此,這就關乎到資產所有人的風險耐受度。如果能承受常人傾向避免的震幅,以換取淨值上升多於他人之機率,那麼將個人資產一定比例轉化為有價證券,是個經濟學上理性的作法。雖然帳面淨值會隨著每日市場上下波動(反之,住宅這個資產穩定,不可能今天市場心情好突然送了個游泳池,明天突然扣押停車位),但長遠而言,化為股份的資產,增值速度會比尋常作法來的快。

其實對公司法人或是高資產人士而言,其淨值有一大比例是以股權的形式存在,好像也是很正常的事。公司所有者擁有的是「公司」這個有形資本與無形商譽、品牌、網絡的存在,其帳面價格隨著每日市場波動而變化是一定的事,但只要對個別公司內涵價值有信心,相信整體市場未來會更好,那麼將個人靜態資產化為有機會孳生獲益的動態資本,就是投資的本意。

突然想起以前不知哪本書看到的觀念:擁有資本,而非財富。資本是動態會成長的事物,財富是取得後價值很難繼續上升的靜態事物。如果希望個人淨值上升,就要擁有會增值的事物。

跳脫金融領域進一 步來說,將資源配置於未來成長可能性會帶來比初始投入成本更大報酬的事物,如教育、藝文、科研,這就是真切的投資了。人性充滿波動(至少我自己就是XD),但投資人才卻是每個家庭、學校、公司、社會、國家一直在做的事。人的波動很大,但未來潛力也無限大。波動與報酬的說法,這應該也是印證之一。

跟朋友還聊到很多有趣的話題。自我進修方式、主被動投資策略、時間向度、家族辦公室等,下次有機會再寫。

本次就用一個概念來做結:

每天都要比昨天更進步1%。
即使只有1%也好,複利累積下來,長期進步是非常可觀的呢!理論上很清楚,實務上可能有點困難,畢竟總會碰到某個瓶頸(重訓?長跑?努力方向?線性 vs.  非線性活動的本質也有差別),但別太小看人類這種生物的韌性,只要好好貫徹這股精神,就足以帶來超乎尋常的成果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